top of page

Search Results

找到 8 項與「」相關之結果

  • 《靈感聚腳地》

    近數月的週未,總喜歡到上環一家咖啡店打發時間,寫寫文,發發牢騷,整理每週的生活逸事,算是能反省平凡日子裹,是否已把自己的心神精力消磨得八八九九。 咖啡店沒有精美的裝潢,但有神奇的魔力。總能令你放鬆,從這壓力迫人的都市抽身,以遊客的角度重新欣賞生活。隨之以來的,是源源不絕的動力。與其說喜歡上這家咖啡店,其實只是格外鍾情內裹的一個角落。這角落靠近一幅落地玻璃,配設一張四方枱,兩張打對的沙發椅。玻璃外是兩條街道的交界,人來人往,久不時會有年輕貌美的女子偕着友人走過。坐在比街道高出三呎的店裹,於敵在明我在暗的高處,微微府視這美景,增添了不少視覺享受。馬路相隔,是一棟摩天大廈,洽好擋下了直射刺眼的陽光,但又能在大廈四周的平樓工廈,滲透出一條條嫋嫋溫和的日光。假如那天煙濛雨晦或這張座位不幸被坐下,我會寧願打道回府或轉到別處消磨。 除了視覺上的享受,有時旁邊會坐着有趣的客人,為這角落增添幾分樂趣。兩位二十出頭的女士並坐在旁,談着自己的情路煩惱。與喜歡的男生床上交歡五次,對方依然未表白,商討令對方「沉船」的辦法。旁邊友人細問下,原來男因準備到外國升學,及又因網上發表政見而被公司辭退而苦惱,或許這是久未表白的原因。又說到女友人剛踏入大學生活,參加了絢爛繽紛的迎生營,認識了比她大三年的學長後,與相伴數年的男友分手,亦即是「Come on James」悲劇的翻版。 又有次發現這Favorite Corner被一名肚滿腸肥的老外坐下,唯有坐在他背後的坐位,靜心等待他離去。未料他戴着耳機,翹着二郎腿,上半身已沉到枱底,只露出他圓混的面,一坐便是數小時。本以為他只是打開筆記電腦,看看爆谷電影打發時間。窺探下原來是一位遊戲開發軟件工程師,打着一堆紅紅綠綠的程式文字,畫面一轉便是一個人形物件,在虛擬世界裹一蹶一顛的走着。原來是我以貌取人,先入為主,自省後開了眼界,略解遊戲開發的創作過程。 據說莫奈在創作代表作,魯昂大教堂畫作系列(Rouen Cathedral Series)的時候,向一家女性內衣店暫借了二樓的一個角落。那角落正好面向教堂的正面,方便他日夜觀察不同陽光下的顏色變化。而角落的背面是試身室,傳聞分隔試身室的間板上有一小孔,是莫奈在畫畫的空閒中窺探香肩時留下的。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,不能以此而玷污他大師的名聲,但即使如實,也無損他老人家對藝術的貢獻。成就與人格從來都不應相提並論,對道德有某種潔癖的話,會少了欣賞世界的眼光。也許在寧靜的角落,沐浴陽光、觀賞着女性姣好、是令歷史上百家們思如泉湧的永恆理想地。 28/08/2022

  • 《奢侈的Work-Life Balance》

    不少親朋戚友移居外地後,感到最大的文化落差,是歐美地區Work-Life Balance的生活。在香港赴會家庭餐聚,長輩有時會噓寒幾句工作的近況。有時我會說笑希望能早點退休,他們總會告誡:「退休生活無嘢做,好悶架喎!」當然這類回覆,不是個別例子,問問朋友,看看網上同輩明星的訪問,也會感到熟悉。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,人們生活刻苦,但比較簡單。父母大多由國內偷渡到香港,為三餐溫飽而苦惱。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下一代,亦即是上一輩,自然為了工作而奔波勞碌,希望為父母及子女帶來更好的優質生活。有幸生於小康之家,感謝父母的付出,小時候免於飢餓之苦,能接觸各種興趣自由地發展。上一代的付出,為社會帶來了良好的生活環境,亦與此同時提供了優質教育。 知識有時像個潘朵拉盒子,腦袋思想解放了,就再也回不到從前。正如漫威MCU裹Thanos對Stark所說:「You are not the only one cursed with knowledge。」單純計算北韓老百姓的快樂值,可能高於不少文明國家,但快樂也不等於幸福。橫觀中西,中有「衣食足而知榮辱」;西有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之說。接受了普世價值的思想,人自然會思考自我的存在意義。工作上作為你上司的上一代,胸前紋有獅子山精神的紋身,而你只有來自遠方西域素未謀面的老外加持,口裹念著那馬斯洛的聖經,藉以上演一場徒手順服獅子的戲碼,說服你上司讓你重獲工餘時間的自由,結果當然是屍骨無存,肉身化成血汗金錢注入你上司匯豐銀行獅子的口中。上一代以獅子山精神滿足了本我生理及安全的需求,為社會人文進步的歷史上,奉獻了完成自我與超我的權利。 當你抬頭跟長輩說想要Work-Life Balance的生活,他們會以俯視的目光跟你說,「小朋友,而家比心機搵錢,到時退休你想做乜都得。」老掉牙的常談,就像你還是中學生的時候,班主任會導說「比心機努力讀書,到時上到大學有排你玩。」當然讀過大學,面對海量的功課與擠壓的課程,知道這些都是甜言密語。先假設退休後的生活是無憂無慮,正值壯年的時間,是否等於晚年的時間? 時間對於人,價值是否永恆不變? 誰說時間不會像你銀包的現金一樣,不會貶值? 假如我其中一個興趣是以網球為樂,望能鑽研費達拿式的進攻網球,在小型的地區比賽中取得成績,又能否等待六十歲後的黃昏晚年,以老弱的身體開始這個小夢想?看看19世紀傳奇網球員Rod Laver的比賽英姿,再比較幾年前與費達拿的熱身賽,如此的天賦,早已深入骨裹的技法,也因身體的退化而不再。四十年後,資質平庸的我,是否只能虛弱的把球回到半空,無力墜下,直到對手打失而得分取勝?或者我也希望能學貫西方的油畫歷史,最後找到一個最令我舒適的門派表達自我,而派別之多,橫跨了幾百年的歷史,又能否以僅餘的二十多年時間達成目標?或者退而求其次,只求成為興趣核心圈子外的遊客,要達到一定的水準以欣賞內行人的心思技法,五至十年是最基本的門檻,你的人生還有幾多個十年?觀察眾多運動員及科學家,二十中至三十出頭是巔峰時期,退休後的你,還能保持壯年時的專注力學習不同的知識? 當然社會大眾都知道時間會貶值,否則不會充斥女人三十殘花敗柳之說。虎媽虎爸也明白年輕是吸收知識的最佳時光,因此有了贏在起跑線的Play Group。既然如此,為何你要求work-life balance ,以還年輕的身心體驗世界各種學問樂趣會得到譏笑嘲諷?最後也是價值觀的差異,因為上一輩認為,本我的需求才是最後的金科玉律。 大城市的生活,有時要你獻出所有時間才能換得三餐溫飽,也剝削了你擁有私人時間的權利。OT文化、社會褔利、人文水平,孕育了這個聞名於西方的不夜城。幾年前Gordon Ramsay於尖沙咀開設了餐店,接受訪問時被問到喜歡香港的原因,他回說「a city that never sleeps」維港的夜景固然壯麗,是襯托蝙蝠俠《黑夜之神》浪漫的怖景板。遠看是一幅香港星月夜,近看是7-11便利店的燈火,辦工室文員OT中的電腦藍光。有時不禁懷念西方暗淡無光的星空,細看原來能望見傳說中的北斗七星。少一點到7-11買宵夜的便利,多一點欣賞生活的耐性,平衡身心,何樂不為? 2022/08/04

  • 《我選擇相信上帝;你選擇相信愛因斯坦?》

    休閒的週未假日,習慣點入網上頻道直播打發時間。某次的直播,一位主持人分享星座知識,拋下了一句:「其實科學也是種迷信。」看似充滿哲理,突破了既有思維框架。坐在電腦前的我氣急想反駁,但欠缺大氣電波的輔助也感到無力。在大都市的生活裹打滾,學懂了閱讀空氣,也無謂做個認真魔人。巧合哲普頻道再次帶出科學是否宗教信仰的討論,或許作為學術界的蝙蝠,親身接觸過宗教及科學,能夠以經歷談兩者之別。但經歷之淺,只能以物理及基督教作為例子。其實也並沒有討論兩者對錯的意思,或許內心深處認為有位神明的存在,只是輕輕拋下一句妄語而否定了如繁星般史上各位學者的畢生努力,難免有種義憤。 科學有別於星座、宗教等學說,之所以受現今社會重視,除了具有較為準確的予測性,還有其嚴謹的批判制度。翻開初中科學教科書本,介紹了科學知識的建構過程:觀察(Observation) 、假說(Hypothesis) 、預測(Prediction) 、實驗(Experiment) 、結論(Conclusion) 。在科學的精神下,所有知識發表後都會受到質疑。簡單而言,用淺白的說法來詮釋科學精神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。 每當有人提出新學說,必定會受到其他人的質問:如何證明你所說的是對、你所提出的假說是否存在反證例子、假說是否有實驗結果支持、實驗過程會否出錯等。一份論文要成功出版,首先要有實驗結果支持,然後整合送到學術期刊,經由該學術界別專家審閱,向作者提出質問,收到滿意的答覆後才會正式出版刊登於期刊,當中審批的過程由數周到數月不等。出版後,又會被同界學者批判,經過年月的驗證最後才會納入課程,成為莘莘學子的讀本內容。這種不信任其實並不針對個人,而是基於明白作為人的弱點,一定會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,持之有效的過濾系統。批判過程並不會因假說的內容深淺而簡化,簡單如”1+1=2” 的數學驗證,可以寫滿數十頁子。像笛卡兒「我思故我在」的思辯過程,當世界上所有東西都看似虛幻時,只有「我」是真實存在,再由「我」這個概念延伸到更複雜的理論。科學的驗證過程,令不同的假說成為學術界的基石,像建房子一樣,一磚一磚地建立而成,環環相扣,一磚失去,牆壁也會崩潰。 「我選擇相信上帝;而你只是選擇了愛因斯坦,因此其實只是個人選擇的不同。」這句話的後半段沒出錯,只是當我選擇相信愛因斯坦的同時,其實也選擇了相信背後傳授愛因斯坦知識的各位學者。亦正如牛頓所說:「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,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。」當你要否定愛因斯坦的全部,其實你是否定了整個學術界。當然科學知識也會出錯,小如電流的方向,大至牛頓力學的預判誤差。但仍身處於地球及低速的世界裹,牛頓力學依然能解釋99%的現象,算是最接近真理的工具(假設真理就是要100%反映自然世界運行的法則)。你也可以質疑我沒有親自重覆教科書所有實驗後,才相信書本內容。但是當我選擇相信科學時,我是對學術制度及眾多科學家投下了信任的一票。 高中時喜愛物理,接觸了各種建構世界的基礎理論後,難免覺得背後有冥冥中的大手設計出世界運行的定律。機緣巧合下,接觸過基督教,算是了解到宗教本質。 與科學相反,基督教的基石是建於信任之上。信心是基督徒與神建立關係的橋樑,只要你對神有信心,必然會找到答案,因為神是全知全能,基於愛祂的兒女(承認神的人), 一定會回應。而如何建立龐大的信心,是每週教會主日的重要命題。信心不會無中生有,令一個人接受信仰的契機,往往是透過見證的經歷。見證是生活中讓人感到奇妙的事情,感受到神存在的事情,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別人的。透過互相分享見證,基督徒會從對方取得更鞏固的信心。簡單而言,整個學說是根據經驗而成立。基督教裹沒有批判的制度,甚至聖經中不斷勸喻人們不要試探神,也不會因為要令人們信教,而行使神蹟。聖經裹的耶穌想要人們謙卑的透過信心去認識神,所以每次耶穌為路人施神蹟醫治前,都會問一句:「你相信我嗎?」信心是前設條件,神蹟是結果。 或許基督教神學內部會討論修訂聖經,決定該納入那一位門徒的史記,作為聖經其中的章節,不時又會重新演譯聖經內容。例如《創世記》中上帝用了7天創造世界,顯然違背於普世科學知識,因此神學的新觀點會解說:《創世記》的章節裹,是以上帝的角度紀載歷史,因此當中指的一日,可以是以幾億年為單位。這解釋邏輯上說得通,但背後依然沒有完全的批判制度。神學當中可以批判聖經內容的傳譯,但其核心還是得先承認聖經為真理,不會質疑神的存在,因為這是神所惡。每當面對神學傳譯的困難時,會返回基礎問題,反省自己對宗教的信心,得到鼓勵,然後再以新觀點完善聖經翻譯。 基督徒信教後重視靈命,強調生活如何與神緊扣,所以真理對於他們而言,是上帝的話語。純粹比較意義的話,找到全知全能的上帝可能比起客觀描述世界法則高層次得多,因為這樣的上帝是建構此刻宇宙的神,能夠隨時改變任何自然法則。聖經裹也沒有要解釋上帝行為的意思,例如為何造人。或許祂是比人類高維度的存在,以人類有限的智慧並不能夠理解。正如毛孩主人不會向毛孩解釋牠們不能吃朱古力的原因。 所以當全知全能的神選擇對用理據試探祂的人,隱藏其行蹤,只障顯於相信祂的兒女面前,一切邏輯工具最終會變成廢物。而基督教是否終極的真理,最後回歸於神是否存在的問題。當選擇了相信基督教,其實是All in於上帝身上,所有的對與錯取決於祂一個單位;而選擇相信科學,是信任學術制度以及背後林立的科學家。或許最後並沒有對錯,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,只是分散投資風險的問題。 2022/06/22

  • 《電競界的至寶 ── 梅原大吾 (下)》

    作為行業的第一人,擁有輝煌的歷史及名聲,其他人可能會安於現狀、最後被時代淘汰。正如梅原的自傳所說,他相信沒有十全十美的打法,當中有三分是可以改變。由《街頭霸王3》,到《街頭霸王5》,梅原以自身作為榜樣,貫徹了持續改變的風格。近年街霸5,不少後起之秀開始嶄露頭角,以近40歲的「高齡」參賽,梅原當然也吃到不少苦頭。在街霸5剛推出的一年,成績並不理想,陷入事業上的低潮。年齡差別帶來的最大影響,必然是運動世界中特別注重的,反應能力。 兩年前,一位新晉美國黑裔玩家Punk,以電腦般的反應,橫掃各個比賽獎項。平面格鬥遊戲中,玩家要應付各種情況,簡單可以分類為:空中戰、近身戰、遠程戰。因為人的專注力有限,玩家只能集中處理其中兩種情況,當對方選擇第三種方法進攻,往往會被突襲成功。但Punk這位選手不同,他能像電腦般,同時對所有情況作出反應。當對手失誤,做出多餘的動作,都會被Punk懲罰,令對手不敢亂動。假如有看《衝鋒21》的,此時會想起主角最後的對手 ── 阿含。 世界各地包括日本,所有的職業玩家都想找出打敗Punk的對策。作為老年人的梅原,只有兩種方法應付Punk:一,以前輩的經驗在對戰中以準確的預測能力打敗對手;二,訓練反應能力,再次回復「年輕」。梅原認為選擇「一」,其實是為自己的失敗所準備的藉口,當經驗都不能為他帶來勝利時,將會是他的終點,雖然這是最合理的選擇。希望尋求突破下,梅原最後選擇了「二」,並開始了漫長而沉悶的訓練。起床、打開遊戲、盯著螢幕中預設了動作的虛構人物,按下反擊動作、睡覺、然後重複。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的想法是不切實際,甚至令他直播的觀看數量開始下降。直至數個月後的比賽,梅原以驚人的反應能力,取得成績。翻查線上比賽的錄影片段,梅原在比賽中平均的反應時間是11-12 Frame,相等於0.18至0.2秒,而普通人平均的反應時間約0.27秒。跟據梅原本人的解釋,練習時的動作已變成了條件反射。 隨著新遊戲的推出,梅原也轉換了常用的角色,亦因此改變了習慣二十多年,助他取得無數獎項的遙控器 — 街機式手掣。到過遊戲廳的都會知道街機式手掣,左手是搖捍;右手是按鈕,這款傳統的設備,在多年的遊戲中發展出不同的輸入技法。參賽的職業玩家們,每位都會携帶個人的可携式街機掣,可以視為網球員的球拍。三年前,梅原接觸到了一款新的遙控器名為Hitbox,與街機掣的分別在於左右手都是按鈕,以按鍵的方式輸入方向指令。當時他認為Hitbox相比傳統街機掣有明顯的優勢,並成為第一位職業玩家使用Hitbox參賽。梅原突然的轉變,震撼了同行業界,正如要西方人轉用筷子吃飯一樣,要改變多年的習慣並維持高水平的競爭能力是一件極具風險的決定。在改變的初期,嘗了不少敗仗,開始出現取笑梅原的聲音。然而經過幾個月後的訓練,梅原以Hitbox做出細膩的極限操作,再次以全新的面貌於大賽贏得勝利。 無論遊戲的內外,梅原大吾都為世界作出了改變。正值職業生涯的晚年,或許成績並不如年輕時理想,但依然能夠持續為遊戲帶來具啟發性的發現。此刻的梅原,成為了電競界的代表,無論走到世界各地,都受到粉絲們的愛戴。同為頂尖的運動員,運動的標誌,梅原的知名度、收入可能不及費達拿、美斯、居里(Curry) 等,但他的思想或許會在世界的某處,啟發不同界別的未來棟梁。 2022/05/13

  • 《電競界的至寶 ── 梅原大吾 (上)》

    2004年的夏天,梅原大吾以著名的「背水逆轉劇」成為了格鬥遊戲界的傳奇。6年後的他,以29歲之齡成為日本第一位職業玩家,直至今日,依然以40歲的「高齡」佔據著世界大賽排名。 運動評論員會以Peak及Longevity形容運動員表現,Peak是指運動員生涯中最好的表現,可以是短暫的;而Longevity是指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裹,保持著高競爭水平的總時間。現代網球界的三巨頭,或三位GOATs(Greatest of all time) 都有著十年以上的Longevity,但表現出最高的Peak,可能是另一位3屆大滿貫冠軍Stan Wawrinka。每項運動的傳奇人物,都能表現出長時間的統治時間。如何保持專注,不受家庭、政治、經濟等環境因素影響,創造出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賽事,可能需要以一本書的篇幅解答。書店內,名人傳記一欄總會有幾位冠軍運動員的自傳,分享著成功背後需要的心理和生理質素。但他們的傳記,通常會在退役後才出版,又或者不會深入剖析個人的想法,因為當中的經驗是每一位運動員的「商業祕密」,除了一位,梅原大吾。 《持續勝利的意志力》是梅原的第一本自傳,短短6週已在當時未能接受電子競技的日本社會,突破28,000本銷量,其後被翻譯成中文及英文在海外出版。梅原在書裹解答了每位街霸迷,或者每一位想以興趣成為職業的讀者都會問的問題。如何應付比賽的壓力,在劣勢中無數次反勝對手;如何找到及肯定自己真正的興趣;興趣與專長一定是相同嗎;如何定立目標令自己不會被比賽結果左右心態;如何保持持續改變打法的心態;我真的快樂嗎;何謂職業玩家、什麼是職業玩家應有的訓練量;如何保持謙虛的心態;何謂生存等等,各種的哲理問題。當然書本的論述並不如哲學書般嚴謹,引據不同哲學理論,而是以梅原一直由小學時期、到十七歲取得全國冠軍、到二十三歲創造了傳奇的「背水逆轉劇」、失落成為了一名看護、數年後成為日本第一位職業玩家,一路以來的經驗作為例子。 梅原大吾的學歷不高,中學後以兼職為生。但他腦筋靈活、解難能力高,不斷思考問題的根本,加上敢於創新跳出既有框架限制,令另一位頂尖玩家,東京大學材料工學畢業的高材生,大學4年級便發表了得到國際學會獎項的論文, Tokido(谷口一)感到敬佩。 Tokido從小已是一位高材生,而電玩是他課後舒解壓力的興趣。以過人的學習能力,同時在學業及電玩上取得佳績,17歲之齡便取得各項遊戲的全國性比賽冠軍。雖然電玩成績彪炳,但從來沒想過以電玩作為職業。直到大學後,收到梅原成為了日本第一位職業玩家的消息。前路茫茫,Tokido相約了梅原見面,當時梅原對他說「人生只有一次,有想做的事情就做吧,這是你要自己決定的事」,就這樣開始他的電競生涯。 成為職業玩家的梅原,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,代表著電競界而努力活著。接受報章雜誌訪問、出席大學講座及電視節目、舉辦友誼賽、取得廣告商贊助、全數捐出比賽獎金支持電競學校發展、健身維持體態希望改變電競社會形象等,以第一位職業玩家的身份,開拓了業界的發展。今天每一位格鬥遊戲職業玩家都知道,是梅原為他們鋪排了前路。令Tokido佩服的,不只是梅原的比賽表現,而是他能面對各方壓力下,繼續發掘電競界的潛在發展,走出沒有前人走過的路。 幾年前,只能以幾句日文作基本溝通的我到了日本旅行。其中一個目的,是希望到梅原每天會到的遊戲廳,拍個照留念。可惜當時適逢街霸5的推出,只在PS4/XBOX等家用式遊戲機上架,並沒有在遊戲廳的街機上發行,令梅原等職業玩家消失於遊戲廳。雖然在遊戲線上曾經碰過面,但依然期望有天能以某種形式,完成這個小心願。 2022/05/12

  • 《上流的偽術?》

    工作時,偶爾會與同事分享私生活,每當被問到假日活動我都會編個善意的謊言,說我行山、打網球、看電影。打網球和看電影是真的,行山是假的,但甚少會說我畫畫。 幾年前一次朋友團聚,旁邊坐著會攝影懂藝術的朋友。我問他最近有什麼畫展推介,他還未回答,另一位已說:「哇,你地啲話題咁Deep,點搭嘴呀。」然後我變成了漫威What If劇集中,打擾了雷神派對的Captain Marvel — Party Pooper。又有一次,因為工作的關係,認識了一班年紀相若,來自不同公司的同事。會議後各自加了大家的臉書。其中一位看見我臉書上的油畫作品,面帶驚訝的說:「原來你識畫畫架?你係我心目中嘅地位突然高咗好多」當時只能微笑,自嘲一句「明嘅,就咁睇我個樣都好難會估到」,只希望盡快帶過話題。令我地位變「高」的原因,是因為本來的工作帶有較低的社會形象,還是會畫畫的,真的帶有上流社會等高層次的「光環」? 2018年,一位日本壓克力膠畫家來到香港舉行畫展,希望能近距離欣賞他厚重而富有質感的作品,我到了這間位於中環的畫廊。走入門口,剛拿到場刊,聽到兩位身穿西裝的中年男士說:「最貴果五幅作品,尋日已經賣咗。睇黎佢(畫家) 啲作品幾受市場歡迎」當日是舉行畫展的第二天。 西裝,古龍水的香味,手掛著酒杯遊走於大型畫展,似乎是搞藝術的形象。但如果你問我心目中的畫家形象,我會想起只穿短褲的畢加索、在酒吧喝著龍舌蘭的凡高、口叼煙斗的莫奈、在落後的村莊被大溪地女性包圍的高更。 每次說起畫畫的興趣,或分享近來的新作品,對方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。然後一輪基本言語操作化解尷尬的氣氛後,又回到其他衣食住行的話題。但其實畫畫只是一種普通的興趣,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渠道,有人善於用音樂表達;亦有更多的人善於用文字和語言表達。正如小學上課時,總會感到沉悶,有人會聊天、寫日記、在課本上畫畫打發時間。然而上了中學,以畫畫作為興趣的,都會與工作前途等問題掛勾,被其他人質問。但打籃球、打電玩、聽音樂等,依然能夠作為純粹的興趣而繼續存在。 近幾年,「文青」一詞開始活躍於網絡。每逢各種大型畫展的舉行,都會在社交媒體上見到標準「文青」裝:漁夫帽、布袋、圓框眼鏡的打卡照。作為喜歡視覺藝術的一份子,當然為視藝走入主流而感到興奮。比起其他同樣值得欣賞但仍屬小眾的範疇例如電競,得到大眾的認同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。由小眾變成主流,需要進行普及的工作,令大眾學懂欣賞。還記得疫情前,到了溫哥華藝術館,旁邊站著兩名衣著樸素的外國女生,欣賞著印象派的畫作。兩位不停前後移動,互相分享不同距離的視覺效果;幾分鐘後,兩位女生離開,換了一家三口,這次由媽媽向小朋友講解印象派畫作的特點。生活在你擠我擁,工時過長令人難以放鬆的城市,希望畫畫有天能變成茶餘飯後,像朋友間討論著足球比賽的一種普通興趣,或者甚至可以成為盪滌心靈的一種精神食糧。 2022/05/01

  • 《你不能說我錯,因為這是我個人的藝術風格?》

    網絡上不時會見到這句說話,特別是關於具有爭議性、看似打破常規的「藝術品」。補上一句「我就是我,我不需你的批評」。或許因為個人主義的冒起,主將每個人都應該擁護並尊重個人特質,再配合藝術沒有對錯的論說,令藝術圈上充斥大量濫竽充數及欠缺基礎藝術知識的「藝術品」。本來個人主義及藝術對錯論,各自的論述並不存在問題,問題是斷章取義。藝術品其中一個功能,就是要傳遞作者的訊息。強調個人風格而不理結果,最後會令藝術圈成為一個孤芳自賞的小圈子派對。 個人風格何時或如何形成,是一個漫長而自然的探索過程。像培育一個小孩,不能催谷。有人會從探索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,或會發現正實的自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一致,最終了解到別人眼中的自己是長什麼模樣。 如何形成個人風格的命題,很多名人討論過,特別喜歡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康納·歐布萊恩(Conan O’Brien) 的說法。被視為大衛·萊特曼(David Letterman) 的接班人,擁有美國黃金時段個人脫口秀的康納,經常被邀請到大學作演講,如牛津、劍橋、達特茅斯大學,當然也不少得他的母校哈佛大學。 善於遊走於幽默與尷尬之間的康納,在一次於達特茅斯大學為畢業生寄語祝福的演說中,他說:每一位出色的喜劇演員,都因為想模仿前人但失敗,而成為那個年代獨一無二、別樹一格的喜劇泰斗。Johnny Carson想成為Jack Benny, 但失敗;David Letterman想成為Johnny Carson, 但也失敗,最後成為康納成長時期的偶像。正是因為每個人生而俱來的不同,沒有人能完全模仿成為他人,才造就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喜劇泰斗。以上每位成功的共通點,都是從前人中學習,吸收知識。 每個範疇都有各自的核心理論。在破除既有規則前,要先明白當中的利與幣。正如畢加索所說:“Learn the rules like a pro, so you can break them like an artist” ,這句話由他口中說出,別具說服力。尋找自我展現個人風格的公式,也體現於藝術史上:莫奈模仿馬奈;梵高模仿莫奈/高更/歌川廣重;高更模仿畢沙羅/貝爾納(Emile Bernard) ;畢加索及馬諦斯模仿塞尚;霍克尼(David Hockney) 模仿梵高。藝術史上如是、網球史上如是、格鬥電競史上也如是。 藝術沒有對與錯,但一份好的藝術品應該能準確傳遞作者的訊息。而如何運用技巧幫助作者以作品說話,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題。藝術可貴是處,在於人們如何在藝術與非藝術是間的灰色地帶,創作出具啟發性的作品。但在打破規則前,要先明白當代藝術的局限,才能找到那神祕的灰色地帶。個人風格從來都不是初學時期應該追求,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,不自覺地透露個性被他人注視及發掘。正如王家衛「一代宗師」裹宮二(章子怡)所說:「見自己、見天地、見眾生」。成為宗師的路上,絕不能搞亂這三個階段的次序。 2022/4/17

  • 《理性的終點;藝術的起點》

    吳冠中,彩墨畫大師,年輕時放棄電機工程專業轉學入藝專。 中學時期接觸了科學,第一次巔覆了我的認知的,是讀到了重量與質量的概念。書本用了一個經典的例子介紹質量:假如一個人在月球磅重,體重計的數值會比在地球時低。 當然還是小學生的時候,會在電視上看到太空人在月球邊跳邊走,但跳得高的原因,可以是其他的可能性:例如在月球上有種特殊而透明的氣體產生浮力,令我們可以像水中一樣浮遊。當時認為重量就是以我身上長多少肉而決定,為什麼要配合"g"才是重量,而這個"g"又是什麼鬼。就算我上了月球,身上四肢完好無缺,沒什麼理由會令重量變得更輕。這看似最簡單的科學知識,花了一個星期才能接受。 習以為常的知識受到沖擊,開始以重新的觀點審視這世界,不斷質疑從前學過的知識,破壞、然後重組。當時希望有日能學到解釋各種自然現象的理論。因為利用科學知識,人能有限地預知未來。近至從手中拋出的籃球落點;遠至下次流星雨的來臨。某種程度上,算是最真實的超能力。 書讀久了,會發現科學世界中強調客觀性及可重復性(Replication)。想同的條件下,無論任何人在做實驗,結果理應相同。每個人都是平等,在大理論下,會得到相同的結果,因為在科學世界裹對與錯的判斷,從來是公正嚴明。假如算術上的步驟沒算錯,你會找到對的答案。當然理論也會出錯,被新理論取代。例如歷史上有牛頓三大定律取替開普勒定律;相對論取替牛頓三大定律。對與錯這時會由數學上的判斷,變成現實世界的實驗結果為準。不斷「改朝換代」的科學史,人似乎只能被動地跟隨現實中所發生的現象,完善理論。這層面上,人作為人的價值似乎不太被受重視。 科學的客觀性令人掌握了未來,但同時這客觀性忽視了每個人生而俱來的獨特性。或許科學家可以透過發表理論去展現他獨特的思維觀點,例如像李察·費曼(Richard Feynman)那像外星符號一樣的費曼圖。但似乎要在科學世界中,展現個性的門檻十分高。作為平凡的人,未有能力發掘新理論,而運用現有理論推演未來時又不及電腦算得快,這樣人的價值應該如何體現?當時高舉科學與理性的我,像接觸科學前一樣迷惘。似乎只跟據理性而行動,所有的行為都會被預計和限制。 很喜歡網上一個「哲普」頻道中說的一句話:理性的相反不是感性,而是荒謬;感性的相反不是理性,而是麻木。容許適當感性與理性的展現,可能才是作為人獨有的特性。如何讓感性從適當的途徑流露,在重新尋找不同的興趣時,發現了藝術的力量。 一次偶爾站在一幅油畫作品前,目光不自覺跟隨線條粗幼、顏色層次變化、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流動。嘴巴自然「哇」一聲。感覺很新奇,想了解作畫的人如何構思出這佈局。像從前書本中學到的科學理論一樣。開始思考覺得美的原因,也好奇作者作畫的原因。人的個性,從畫中各種細節中展現。同樣的描繪對象,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法,例如梵高與高更各自的Night Cafe。這一點,與科學強調的客觀性完全相反。 科學是絕對理性的體現,但絕對感性的體現並不是藝術。藝術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:文藝復興運用了透視法、推動了印象派興起的三稜鏡;到後來解放了固有色、破除了固有視點的後印象派。理性與感性的比例,在藝術世界中不斷的自我調節。 沒有對與錯的空間下,人的獨特性透過藝術而展現,在規則與無規則之間的灰色地帶遊走。藝術有著感性,也有著科學中自我質疑、破舊立新、求真的理性。由科學的邊界,跨到藝術的世界。高中時雖然有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堂可選修,五花八門。讀到大學,經常聽到一句話:生物讀通了變成化學;化學讀通了變成物理學;物理讀通了變成數學;最後數學讀通了原來是哲學。而哲學的世界不其然又接通了藝術。難怪高中的知識不能解決我的困擾,幸運地保持了好奇心,在自由的大學生活裹發現了藝術。但假如高中的生活能變得空閒,帶進藝術與哲學,或者會有更多的人及早找到困擾他們問題的答案。 2022/4/22

Background_1_edited.jpg
bottom of page